新公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 | 备考QQ群:820473978 | 备考课程:三年直通协议
———————————————————————————————————
在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很多中药会出现“同名异物”“同物异名”或者“名似功异”等现象,这也是造成我国中药品种混乱、临床应用差错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特别区分名字、性状、功效相同或相近的中药,做到准确记忆,精准用药。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两味名字很相近的中药——橘红和化橘红。橘红和化橘红均为理气药。虽然二者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来源、功效主治等却不尽相同。
1.来源
橘红: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
化橘红: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2.性味归经
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
化橘红:辛、苦,温。归肺、脾、胃经。
3.性能特点
橘红:本品辛散苦燥,温而升浮,入肺、脾经,温燥之性较陈皮为胜。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又发表散寒,主治痰湿或风寒咳嗽、湿阻中焦等。
化橘红:本品辛香行散,苦燥温化,入肺、脾、胃经。善理气散寒、燥湿化痰,兼能消食,治咳嗽喉痒痰多及食积伤酒最宜。
4.功效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5.主治
橘红:(1)湿痰咳嗽,痰多胸闷。(2)风寒咳嗽。(3)湿阻中焦。
化橘红:(1)风寒咳嗽、喉痒痰多。(2)食积伤酒。
6.性状鉴定
橘红:呈不规则薄皮状,边缘皱缩卷曲,厚约0.2mm,外表面黄棕色至橙红色,有光泽,密布点凹下或凸起的油点,俗称“鬃眼”。内表面淡黄色,亦有明显的油点,对光照视透明。干后质脆易碎。气香,味微苦、辛。
化橘红:呈对折的七角、六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也有单片者呈柳叶性状。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25cm,厚0.2~0.5cm。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及细密的小油点。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一列不整齐而凹下的油点,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香,味苦,微辛。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