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目前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多可检测11个项目,包括葡萄糖、比重、pH、蛋白质、白细胞、隐血或红细胞、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会对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及亚硝酸盐等其他的检测项目产生严重的负干扰,并且干扰的程度随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维生素C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也是我们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维生素C检测的相关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反应原理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使氧化态的2,6-二氯酚靛酚变成还原态的2,6-二氯二对酚胺,使试纸颜色由粉红色变成无色。颜色变化的强弱与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相关。
2.临床意义
(1)检测尿液中维生素的含量可以测试人体的营养状况。尿液维生素C降低,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坏血病。而尿液维生素C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
(2)在尿液干化学检测中,维生素C还可以判断尿液中的维生素C对其他检测项目的影响程度,提示其他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假阴性的出现。
3.注意事项
(1)该法只能测定还原性的维生素C,可能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测试结果不同。
(2)维生素C在碱性尿中极不稳定,容易分解,因此尿标本应及时检测。
(3)当尿液中含有氧化性物质时,可氧化维生素C,使测试结果偏低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临床医学知识点:正常分娩
下一篇:检验学知识点:抗凝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