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主要特征,因为出现的原因主要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
2.《诸病源候论》是对胎疸病名、病因和症状的最早记载。
3.在发病率方面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见黄疸。其发病率南方高于北方,母乳喂养儿高于人工喂养儿。
4.形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为婴儿在胎产之时或出生之后,婴儿感受湿热或寒湿之邪,以湿热之邪较为多见?;蛱ザ魇茉心改谠淌戎净蜓粜楹啊?/p>
5.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病机关键为胎禀湿蕴,如湿热郁蒸、寒湿阻滞,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
6.常证:
(1)湿热郁蒸
主要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2)寒湿阻滞
主要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3)气滞血瘀
主要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7.变证:
(1)胎黄动风
主要证候: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质红,苔黄腻。
(2)胎黄虚脱
主要证候:黄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苍黄、浮肿、气促、神昏、四肢厥冷,舌淡苔白。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