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月19日,来自中铁十一局集团璧铜线项目部消息称,主城都市区首条市域快线——璧山至铜梁线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节点工程铜梁站已经开建,全线有望2023年建成通车。璧铜线全长37.5公里,设计时速140公里/小时,设车站9座,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东西向市域快线,也是重庆高铁、市域铁路、地铁“三铁”融合的示范线。
3、重庆与四川山水相连,也面临共同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威胁。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双方应携手加强共同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合作。
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添“助推器”!5月14日,成都高新区与重庆高新区两地市场监管局正式签订《深化成渝高新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助推西部科学城建设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成渝两地高新区将实现“证照异地互办互发互认”,实现无差别标准、零障碍准入。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签订《协议》,响应了川渝两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的川渝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协议,以及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方案的有关部署要求,有利于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助推西部科学城建设。
5、“互联网+”医疗服务越来越火,该如何定价?医保怎么支付?从5月20日起,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关于“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实施,按照《意见》,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非公立医疗机构则实行市场调节价。
6、5月19日是第10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市卫生健康委通报称,2019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组建8171个家庭医生团队,共签约居民854余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712万余人,在家且有签约意愿的建卡贫困户签约实现全覆盖。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说,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近年来,我市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目前全市有注册全科医生8668人,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配置达2.79名,较2018年底增长38.8%。由于家庭医生数量不够,因此,重庆把签约服务的重点放在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上,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有偿的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7、5月18日,重庆文博迎来高光时刻。当日,从“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传来消息:重庆工业博物馆“百年风华——重庆工业发展史”(以下简称“重庆工业发展史”)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以下简称“十大精品”展览),重庆自然博物馆“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荣获优胜奖。
8、5月19日,中国旅游日。2020年“中国旅游日”重庆分会场活动在永川区乐和乐都主题公园启幕,川渝文旅互动、景区门票打折、旅游扶贫助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缤纷亮相。川渝多地携手拉动旅游消费,推动文旅复苏,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乐和乐都景区推出了网上门票(成人票)砍价活动。即日至5月30日,前800名砍价成功者每张门票仅需61元/张门票,在5月30日至6月1日带孩子入园游玩(儿童节期间,景区对14岁及以下儿童免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