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2017年至2020年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
(2)实用人才:年龄在35周岁以下,2019年12月31日前取得国民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历学位),原则上需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或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职称证、上岗证。
(3)骨干人才:
①学历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历学位)。
②职称条件
具备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职称。
③年龄条件
取得中级、高级职称、博士学位者,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取得正高级职称年龄在45周岁以下。属急需紧缺人才的,经区招考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同意,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批后,可适当放宽年龄。
④业绩条件
具有本专业较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动态较全面。高级职称需在医学专业杂志(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到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
(三)岗位设置一览表中对“岗位”、“专业”有方向要求的,须在现场资格审核时提供以下资料:如在“岗位”栏(见附件1)有专业方向要求的,须由区县级以上专业认定机构出具相应专业资格(等级)证书或由毕业院校依据所学学科出具相应证明,如岗位需求栏为“小学体育教师(篮球方向)”,考生所学专业应为“篮球”方向,毕业证书(以毕业证为准)为“体育”的,应由毕业院?;蛳喙刈ㄒ祷钩鼍咛逑掷呵蜃ㄒ笛胺较蛑っ骰蛳嘤ψㄒ底矢瘢ǖ燃叮┲な?;如在“专业”栏有专业方向要求的,须由毕业院校依据所学学科出具相应证明,如教育学类(数学方向),教育学类专业报名考生应为“数学方向”专业类人才,持有“教育学”专业毕业证考生,须由毕业院校出具其所学专业学科属于“数学方向”的证明,同时原则上应提供毕业成绩单。若毕业证书已有明确体现,则不需提供相应证明。
(四)以下人员不纳入本次招聘范围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蛟豢暗娜嗽?;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尚未撤销案件、检察机关尚未作出不起诉决定或人民法院尚未宣告无罪的人员;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单位人事纪律等被单位辞退或解聘未满5年的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违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聘)纪律而处于禁考期的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签署备忘录明确的失信情形人员。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市内未满现工作单位(岗位)的招录简章中或双方签定的聘用合同中约定的最低服务期限(年限)的人员;尚未建立人事关系但参加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已按程序完成体检或考察的拟聘用人员;我市公费培养、定向到乡镇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未满服务期限或本简章发布之日前未按规定程序解除培养及就业协议的师范(医学)生。
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五)工作经历
本简章所要求的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按照“对年对月”计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西部志愿者和“特岗教师”等被招募到基层服务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均为工作经历。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视为工作经历。具体认定可结合社保缴纳、劳动(聘用)合同、工作经历证明、银行卡工资流水等凭据。岗位设置中有工作经历要求的岗位,其工作经历须与岗位需求专业一致,如:报考教师岗位,工作经历应当是教师岗位上的工作。
(六)毕业(学位)证书及专业
报考人员应凭已取得的毕业(学位)证书报考。在境内高校毕业的报考人员,须在报考资格复审时(面试前)提交学历(学位)证书,其中应届毕业研究生可推迟至2020年9月30日前提交;在国(境)外高校毕业的,须在报考资格复审时(面试前)出具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
参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普通高校专业目录和《重庆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2015年下半年修订)》(附件3)(以下简称《专业参考目录》)进行专业资格审核。
专业资格审查以毕业证书(不含辅修专业或辅修学位相关证书)载明的专业名称为准。应聘人员报名时应诚信、准确、规范填报毕业专业。
专业名称与《专业参考目录》中专业称谓相似但不完全一致,经负责资格条件审查的单位审核认定,可视为符合专业要求。
对国家统一招生的2017年及以后入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
(七)特别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