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途径与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
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模拟题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活动
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实施条件
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议。
4.研究学生情况
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资源数据库
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以下几种课程资源
1.教师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2.学生
在开放的时代,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利用学生不同的探索经历,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内容,请访问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