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1)合理性(相对优越性),即指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计划的编写是否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否确实改进了已有的课程;
(2)和谐性,即课程计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未来人和社会的发展,还应考虑当下人和社会的要求;
(3)明确性,如果缺乏明确性就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混淆,以致增加困惑和挫折感;
(4)简约性,过于复杂的课程设计可能不易被理解或无法被接受,导致实施困难;
(5)可传播性,即课程计划向各地学校推行的难易程度;
(6)可操作性,实施、使用的方便程度。
2.教师的特征
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拟定,可以增强其实施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教师的态度。采取封闭态度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关注,不愿意投入,也不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的实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取开放式态度的教师关注改革的进程,乐意接受新课程、新方法,有利于课程计划的实施。
(3)教师的能力??纬淌凳┬Ч牟钜斐巳【鲇诮淌Χ钥纬痰娜鲜?、态度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个人背景、智力水平、学历层次所造成的能力差异。
(4)交流与合作。交流和合作可能是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也可能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这有助于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课程的实施。
3.学校的特点
(1)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
(2)学校支持系统的;
(3)学?;肪车姆瘴еС牛獍ㄑ;肪乘纬傻男睦砘肪澈臀锢砘肪?。
4.校外环境
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
(1)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学校的课程计划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越一致,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2)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成为推动课程实施的无形动力。
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内容,请访问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