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手型教师与讲师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的差异。讲师型教师的课前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只突出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不涉及细节,修改与演练大都在正式计划时间之外。而新手型教师在制定课前计划时往往依赖于课程目标,不会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来修改课前计划。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在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上,讲师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手型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难以坚持执行。在维持学生注意上,讲师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手型教师则相对缺乏。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讲师型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的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手型教师则不能。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讲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手型教师则或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另外,二者在课堂练习及作业检查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讲师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而非必经的步骤,检查学生作业有一套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时间短、效率高。
3.课后评价的差异。在课后评价时,讲师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手型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讲师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讲师型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情况和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4.其他差异。在师生关系方面,讲师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具有强烈的成就体验。在人格魅力方面,讲师型教师具有鲜明的情绪稳定性、理智感、注重实际和自信心强,能更好地控制和调节情绪,理智地处理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在课后进行评估和反思。在职业道德方面,讲师型教师对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高,职业义务感和责任感强。
二、新手型教师到讲师型教师的成长
1.成长的历程
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因而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
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2.成长的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主要的成长途径有以下几个:
第一,观摩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翁媒萄Ч勰煞治橹勰头亲橹勰ΑW橹勰κ怯屑苹?、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一般来说,为培养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如组织听课,也可以观看教师的教学录像。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
第二,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训练单元小。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进行专门训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可以通过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来实现。如训练新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等。研究表明,讲师型教师所具有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是可以教给新教师的,新教师在掌握这些知识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教学。但同时也要明白,仅仅通过学习讲师型教师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新教师还应注重对自身教学经验的反思,使两者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反思教学经验。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做出某种行为、决策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教师反思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①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②教师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③教师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④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内容,请访问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