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茶楼_400元4个小时快餐电话,附近100元联系电话号码,300元四小时服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 > 面试资料 >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重要考点(四)
2020-06-03 16:37:06admin
【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一、儿童多动综合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他们的活动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2)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困难是该类儿童突出的、持久的临床特征。(3)冲动行为。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多先于思维,即他们经常未考虑就行动。

多动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1)先天体质上的原因,如产前、产中和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和遗传因素的作用。(2)社会因素。不安的环境可能引起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如父母的经常性批评等。

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如下:(1)多动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2)行为疗法。采用各种行为疗法的重点在于培养和发展其自制力、注意力??捎们炕崩ā⒋曳ǖ?。(3)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即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二、焦虑症和考试焦虑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正常人在面临各种压力情境,特别是在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也会出现焦虑反应,但他们的焦虑与客观情境的威胁程度是相适应的。

焦虑症的表现是:(1)情绪方面:紧张不安,忧心忡忡。(2)注意和行为方面: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作出决定。(3)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1)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制使学生缺乏内在自尊。(2)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3)学生的个性过于争强好胜,缺乏对于失败的耐受力等。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有:(1)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2)采用认知校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3)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三、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个体有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抑郁症的表现:(1)情绪消极、悲观、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对生活的乐趣。(2)消极的认知倾向,低自尊、无能感,对未来没有期望。(3)动机缺乏、被动、缺乏热情。(4)肢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抑郁症产生的原因是:(1)行为主义者认为是由于多次不愉快的经历、生活中缺乏强化鼓励造成的。(2)精神分析派认为来源于各种丧失和失落(失去爱、失去地位)。(3)认知派认为,抑郁源于个人自我贬低式的思维方式或者不适当的归因方式。

治疗方法有:(1)首先要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与鼓励。(2)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当事人消极的认知状态。(3)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喻快。(4)服用抗抑郁药物。

四、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植乐⒖煞治ゴ靠植?、广场恐怖和社交恐怖。

学生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颤抖、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产生原因有:(1)直接经验刺激。(2)观察学习。(3)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险做出了不切实际的评估。

治疗方法为:(1)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最常用方法。(2)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适当减轻当事人的压力。

五、强迫症

儿童正常的强迫行为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等。不应把儿童在特定发育年龄出现的这种现象视为异常行为,只有在这类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造成严重的适应不良时,才可考虑是否属于强迫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1)强迫性计数。(2)强迫性洗手。(3)强迫性自我检查。(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原因为:(1)社会心理原因。包括,学习过度紧张,家庭要求过于严格,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

(2)个人原因。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行为治疗。如,暴露与阻止反应,主要用于控制当事人的刻板行为。(3)建立支持性环境。(4)森田疗法。强调放弃对强迫行为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六、儿童厌学症

厌学症又称学习抑郁症,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厌恶学习的一系列症状。

原因:(1)学校教育的失误。如填鸭式教育。(2)家庭教育的不当。(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如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

治疗:(1)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采用民主式教养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3)纠正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尽量避免这些风气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人格障碍”一语多用于成人,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的类似行为表现通常称为人格缺陷、品行障碍或社会偏差行为。

表现:人格障碍有很多种类型,如:(1)依赖性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或者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有两个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原因: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治疗方法:人格障碍一旦形成较难治疗,具体方法有:(1)可以采用观察学习的方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范例。(2)奖励当事人的积极行为,惩罚他的消极行为。(3)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内容,请访问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

    近期讲座

    课程章节 课程内容 播放时间 课程时长 观看入口
    行测 判断推理 2024/7/27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判断推理 2024/7/28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判断推理 2024/7/29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7/30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7/31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8/1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新公教育

    新公教育公众号 (cqxgjy)

    点击关注 点击关注

    热门招聘 备考干货 实时互动
    实时更新 关注查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