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并非是独立的一个门派,而是“兼儒墨,合名法”无所不包的学者的合称。这些人大多是战国至汉末时期人,聚于当世名士门下,以为门客。他们的所学甚杂,诸子皆通,百家学说兼收并蓄,因此称之为“杂家”。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从杂家的历史源流来看,应该与战国中后期的黄老学说同源,因此汉初黄老学说盛行,实为杂家学说的兴盛。汉武以后,独尊儒术,杂家逐渐式微,融于道家,胡适便如此说“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
杂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门客尸佼、秦国丞相吕不韦、汉淮南王刘安。
尸佼,战国时期人,是商鞅的门客。商鞅在秦国为左庶长时,主持变法,尸佼就是商鞅的门客谋臣。为商鞅变法出谋划策,为商鞅所倚重。商鞅被车裂之后,相传尸佼从秦国出逃蜀地,著书立说,写就了《尸子》二十篇。但该书到宋时就已经大部分散佚了,十之不存一二。现在看到的是《尸子》,是后世人从诸典籍中摘录出来的,零零散散不成体系。据唐以前诸家记录,《尸子》“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学术上与黄老道学近似。
吕不韦,战国时秦国宰相。在做宰相时,召集自己的门客著书立说,编了《吕氏春秋》一书。该书同样包罗万象。以儒家思想为主线,以道家为基础,兼以“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农家”等等,共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相传该书著成之后,吕不韦悬赏千金,求改一字,而未尝能有改者。
刘安,是汉初,文帝时封淮南王。其时,有门客数千人?;茨贤趿醢沧橹趴捅嘀痘茨献印芬喑啤痘茨虾枇摇贰8檬橐缘兰宜枷胛?,兼揉诸家。分为内二十一篇、中八篇、外三十三篇。除阐明哲理之外,还兼述了一些神话故事。其书正如其名“鸿烈”一样,记录了记录了诸多广杂而光明的道理。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