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地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地品德地教育活动。
2.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3.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4.组织主题班会注意的问题:主题不能过杂;要有的放矢;办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5.班主任与家长通讯联系方式主要有:书信联系,《学生手册》或《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联系,电话联系,网络联系等。
6.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模象直观。
7.中外教育都很重视启发性原则。在中国,孔子提出了“不愤不起,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堆Ъ恰分刑岢?ldquo;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教求。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形成著名的“产婆术”。第斯多惠也有一句明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
8.德育是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构成。
9.德育地特点:社会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建设等等。
1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考察和考试??疾斓姆绞街饕校嚎谕诽嵛省⒓觳槭槊孀饕?、书面测验等。
12.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
13.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两种。
语言说服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和指导阅读等。
事实说服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
(2)情感陶冶法。
(3)实际锻炼法。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和实践锻炼。
(4)榜样示范法。
(5)评比竞赛法。
(6)奖励与惩罚。
14.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15.学习指导:(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16.生活指导:(1)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2)指导学生的日常交往;(3)指导学生搞好生理卫生;(4)指导学生遵纪守法;(5)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17.巩固性原则??鬃右?ldquo;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俄国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时学习之母。
18.循序渐进原则?!堆Ъ恰芬?ldquo;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涿琅λ固岢?ldquo;系统性教学原则”。
19.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20.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爱拉斯莫斯。
21.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办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2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人物,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3.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24.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体验积极。
更多教师招聘内容,请访问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