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二、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例如,我们平时看不见空气中的灰尘,当灰尘落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时,我们也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当细小的灰尘聚集成较大的尘??帕J?,我们不但能看见它,而且能感觉到它对皮肤的压力。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在历史上,人们曾经把绝对感觉阈限理解为一个固定的刺激量。超过这个数量,就能引起人的感觉;低于这个数量,人就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也不会对它有任何反应。后来人们发现,这个阈限值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可能不同。人的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态度和年龄等,都会影响阈限的大小。因此,有人认为,把绝对阈限看成某个固定的刺激量是不妥当的。
三、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它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即人们能够觉察出它们的差别,或把它们区别开来。例如,几百人参加的大合唱,如果增减一个人,人们听不出声音的差别,如果增加或减少10个人,差别就明显了。同样,两根长竹杆相差半寸,我们难以觉察它们的差别;而两支铅笔相差半寸,差别就非常清楚了。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國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少,即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
上一篇:2020重庆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区分
下一篇:教招考点:心理学